2025年3月26日,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的“极端条件下高精度静力触探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北京召开。
评价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教授担任主任委员,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张炜大师担任副主任委员,评价委员会专家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仰平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唐辉明教授、北京建筑大学戚承志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夏开文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福平研究员、清华大学刘晓丽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白明洲教授。会议由学会代理秘书长杨军教授主持,副秘书长张芳副教授参加会议。
安徽建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蔡国军教授代表项目完成单位领导致辞,并代表项目组作成果汇报。项目由安徽建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南大学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项目针对特殊环境测试装备、贯入力学响应机理、数据智能解译算法等技术瓶颈,开展了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理论体系构建、装备迭代开发与数据智能解译研究。建立了考虑极端条件的静力触探小孔扩张解析理论,研发了相应的多尺度模拟方法及可视化试验技术;研发了非常规重力环境的模拟系统及相关的静力触探探头,研制了考虑极端温度影响的静力触探测试及其贯入装备,在长江水下环境孔压静力触探贯入深度创造了世界记录;提出了静力触探多源数据融合算法及其配套的智能化数据解译方法,建立了参数多元分布模型和可靠度评价方法,解决了极端条件下参数多变和多源数据融合的难题。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越南海上风电工程等国内外重要工程中应用,有效提高了我国特殊环境极端条件下高精度静力触探测试技术水平,支撑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三深”国家战略发展。
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和评议,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东南大学刘松玉教授代表项目组衷心感谢了学会的精心组织及与会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将根据评价委员会意见进一步凝练科技成果。代理秘书长杨军教授代表学会对项目组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同时希望项目组积极申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